ALB专访华商党委书记、执委会主任曾铁山律师:律所发展观察 | 成本收紧的环境中,这家所选择三年开40家分所
总部位于深圳的华商律师事务所目前共拥有45家分所,其中有40家分所是在过去三年内设立的。
“我们走过了艰难的三年,但也是收获的三年。”华商执委会主任曾铁山律师告诉ALB,“面对法律行业的激烈竞争,很多律所放慢了布局的步伐,但华商恰恰相反,正处于规模化与国际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2022年,华商共开设了6家分所,分别是柳州、兰州、永州、长春、泉州、昆明分所。2023年,我们计划开设8家分所,目前沈阳、青岛、合肥,坪山、杭州、南宁这6家分所已经审批完成。” 他介绍道。
在2022 ALB China 中国最大30家律所榜单中,华商位列第13位,相较前一年上升了4位,是榜单中为数不多的源自华南地区的全国性律所。
就曾律师的观察来看,目前,国内律所普遍处于向“规模化2.0阶段”迈进的过程中。根据华商自身的发展需要和战略布局,从区域性律所演变成全国性律所,需要敏锐而快速地抓住机遇。
曾律师介绍道,华商目前的规模化战略规划为“北上东进,南下西扩”。
其中长三角的区域重要性正在不断凸显。“长三角是华商在‘东进’战略布局之中的一个重点,若上海办公室发展稳定,那我们的2.0规模化律所发展也就达到了一个阶段性节点。因此长三角将成为我们今年布局的重点区域。”
与此同时,“华商2.0规模化阶段与3.0国际化阶段的发展正在同时进行,目前国内布局占60%,国际布局占40%”,曾律师介绍道。
5月,华商的纽约分所刚刚获批设立。“华商悉尼分所是我们最早开设的国际办公室,目前洛杉矶、加拿大、意大利等地的分所筹备工作也在进行中。此外,东南亚地区的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地,也在我们近期的考量范围之内。”
正所谓是困难还是机遇,有时取决于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华商在律所普遍收紧成本的几年中逆向加速规模化,既呈现出有趣的战略思考,也为法律市场的发展注入了一股积极的力量。
“华商一直与总部所在地——深圳的城市基因同频共振,善于创新与改革,在困难时期勇于突破并把握机遇是华商的内生动力。”曾律师如此总结道。
此外,律所制度及文化也是“逆流而上”的保障。“华商具备极强的团队意识,在不谈困难、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下,华商才能够取得长远的进步;最后,华商全体合伙人的理解与支持不可或缺,充分调动各方资源,通过做大从而做强,是华商的必经之路,也是华商人共同的使命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