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家委举办“律师爸爸的育儿经”沙龙活动
2022-10-28
10月25日,华商婚姻家事与财富规划法律专业委员会“律师爸爸的育儿经”沙龙活动在华商律师国际中心举行,本场沙龙特邀高级合伙人何贤波、傅曦林、黄智勇律师进行分享。执行合伙人肖燕律师作开场发言,合伙人、婚家委执行主任易丽律师担任主持,沙龙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围绕育儿话题中如何因材施教、引导兴趣、培养习惯、塑造三观与独立人格、协助子女择校与职业发展规划等内容开展。
执行合伙人齐梦林律师,高级合伙人陈京琳律师,高级合伙人、婚家委主任吴浪律师,高级合伙人、青工委主任唐华英律师,高级合伙人黄志丹律师、王在海律师,婚家委秘书长陈海燕律师,婚家委副秘书长傅江斓、阳启艳律师等一百余位华商同仁参与活动。

开场致辞

肖燕律师在致辞中讲到,作为律师,在工作中服务好客户,于家庭中照顾好父母、培养好孩子,是自身职责和幸福所在。随后,肖律师介绍了自家儿子的基本情况,其目前为高尔夫职业选手,多次在比赛中夺冠。肖律师表示,为儿子找到适合的、能最大化发挥特长的职业,作为母亲感到由衷自豪和欣慰。
沙龙分享
沙龙中,何贤波律师、傅曦林律师、黄智勇律师依次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三位嘉宾律师倾心相授,会场同仁们受益匪浅。
何贤波律师:
既“放大招”又有“小手段”的爹

何律师在家里是“何氏两姐妹”的爹。大女儿就读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同时获得其他知名大学offer,二女儿目前在国内公立学校上初一。
何律师表示培养女儿的两大特点是“在陪伴中观察、在观察中发现、在发现中因材施教”,和“长期引导和铺垫,确保关键节点施加影响”。何律师说不管工作多忙,都尽可能早回家陪伴孩子,晚回一定给孩子打电话;只有讨好女儿,才能更好的施加影响力;只有多陪伴,才能在观察中发现她的兴趣和个性。对于学习拔尖、个性独立、社会活动能力突出、小小年纪独自走遍许多国家并到尼泊尔支教、以北大清华为求学目标的大女儿,何律师从其中学阶段就已发现并开始长期的引导,放弃可免考和免费就读的深中及深实验,而选择深圳国际交流学院,从而走向英美国际名校。而对于“小吃货”、“自主学习不超过5分钟”、“与人自来熟”的二女儿,虽其天资聪颖,且以姐姐为目标想考取国外名校,但何律师也在潜移默化将妹妹引导去国内顶尖大学。
父亲的高大,常与心细并行。何律师对女儿的爱,除了“放大招”,也常常带着“小手段”。大女儿表现出独立的欲求,父亲便给她空间,让她自己上下学,但是担心孩子安全,于是默默跟踪多年,遇到危险上前施救时还能假装偶遇。对于爱吃东西还能自己动手做的小女儿,何律师为了讨好关系,也琢磨各种烹饪工具和手法。此外,故意让自鸣得意的小女儿考试考5分,表面挫伤其自尊心,其实激励其不懈努力。
世界不辜负每一份爱。对育儿上心的何律师收获了两个聪明、优秀、可爱、高情商、还会与父亲分享小秘密的女儿。
傅曦林律师:
在设计与偶然性之间帮助孩子找到喜欢的事业

作为也有两个千金的律师爸爸,傅律师在沙龙中分享如何帮助孩子找到她生命的热情和喜爱的事业。大女儿15岁去美国读本科,之后去了伦敦的大学交流,并于美国西北大学研究生毕业,二女儿目前读高一。
傅律师以大女儿经过心理学、艺术、时尚、市场营销多领域专业学习和美国、英国、中国多地实习、游学、工作经历之后,成功寻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为例,主张针对一个没有子承父业需要的人,寻找职业和事业应当以兴趣和热情驱动。而子女选择什么工作,本质上是子女个性禀赋和父母家庭需要之间的平衡的产物。傅律师结合自己两个女儿在专业选择以及大女儿职业选择的经历,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用心地以PPT和思维导图,为大家分享帮助孩子找到喜欢的领域的方法,大致包括:1.从小的培养熏陶。比如小女儿从小看生活大爆炸,对科学产生兴趣,现在高一选择以化学生物课为主,是她自己非常喜欢,也是父母支持的。2.选择职业比选择业余需要更多一些考量,比如身体条件的等。3.越早培养阅读习惯,孩子就越早远离电子产品,大女儿三岁半认识2500多个汉字,这很好的帮助了她养成阅读习惯。4.父母的资源和支持。当然,因为偶然性因素的介入,这些方法可能在一些情形下会发生结果的“变异”。因此,保持对偶然性的开放心态,但是重视教育的家庭,孩子不会差。对于孩子在什么时间和状态时适合出国留学等话题,傅律师的观点倾向于孩子心智成熟、三观稳定之后出国,对中国文化有理解和形成中国人内核之后再出国。傅律师还分享了如何选择私校、国际学校、国民教育体系等。
傅律师深切理解大陆、香港、英美西方深层文化差异,父母应当善于使用这些差异;重视家庭教育和熏陶,同时尊重孩子个性禀赋差异,也让在场许多爸爸妈妈既释怀又受益良多。
黄智勇律师:
“每天一道物理题”培养了天才物理学博士

黄律师的儿子的履历,完全打破常人模式。曾经获得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广东省第一名,高二高三不上学,而在家自学;同时被清华北大保送,大学一年级在顶尖期刊发表论文,现23岁,在清华高等研究院读博二,是杨振宁先生100岁生日收入的学生。
许多人可能会认为如此高等资质的孩子完全是天生,但是从黄律师分享之后,也许教育理念也会改观:天才博士甚至比常人更离不开智慧父母的栽培。黄律师从孩子2岁时,就问孩子“矿泉水放在桌子上,桌子累不累”的问题,进而引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而借助玩具枪的激光瞄准器光线打到墙上的位置变化让儿子看到桌子承受矿泉水瓶而变形之后,启发幼儿“看不见未必不存在”的哲学思考。
黄律师非常注重陪伴和交流,每天一个物理题(生活场景)引发儿子思考,孩子从小对于物理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未曾改变,也常对于物理中的发现,觉得非常“美”。
黄律师的孩子作为该届少有的物理选手中的名列前茅者,除了专业过硬,23岁的他还具有非常开阔的格局,“现在做的是要了解这个世界的本源,要为人类做点事”、“比他强的绝大部分都已转行去做金融或人工智能。他既有兴趣,也具备一定的能力,所以就担起这个职责。也许一辈子都可能不会有重大突破,全世界物理理论已经70年没有重大突破了,但是每一个研究都是在添砖加瓦,他愿意做点事”。可见孩子内驱力异常强大。父母如果要驱动孩子去做某事是比较难,但如果研究好、使用好内驱力这个事情,让内驱力种进孩子意识里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黄律师尚未分享如何让孩子拥有强大的内驱力,但是特别主张父母对孩子内在施加影响的最黄金时期是小时候,而不是10岁以后。
此外,黄律师还为各位同仁分享如何纠正孩子的拖延问题,采用的是“契约”的方法,如果违反约定让孩子自己承担拖延的后果。至于叛逆期,黄律师也经历过煎熬,过程中付出异常的忍耐。在人格方面,黄律师除了期待孩子拥有独立主见,也留意孩子在生活中与人的关系。
交流讨论

主题分享之后,活动进入第二环节。活动前,婚家委收集了诸多华商同仁们对育儿方面的疑虑,这些问题包括:如何培养孩子的家庭分工、父亲在孩子成长路上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早认字与学英语等对孩子是否有益、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学习成绩好究竟是靠天赋还是后天的努力、孩子是选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与目标感、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如何处理孩子早恋问题、是否应该生育二胎或三胎、养娃是数量取胜还是质量取胜、如果孩子的兴趣爱好和专业前景冲突时,如何帮助孩子做出选择、孩子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什么、爸爸们如何兼顾孩子的培养和事业等,三位嘉宾律师就以上问题展开了热烈地讨论。

“律师爸爸的育儿经”沙龙活动,涵盖了育儿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三位律师爸爸给予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分享,干货满满,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沙龙持续3个半小时结束,会后仍意犹未尽。本次沙龙系婚家委“华商律师家庭关系系列讲座”中的第一场,欢迎同仁们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