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 ▎凝心聚力,破浪前行!华商2021年第一次合伙人会议召开
2020年,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冲击各行各业,法律服务市场也经历着巨变;历经2020年的严峻考验,面对市场的变化,新的一年里乃至未来几年,华商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三月的南国,草长莺飞,桃李怒放,生机盎然。华商律师事务所2021年第一次合伙人会议于3月19-20日在东莞盛大召开。会议以“凝心聚力,破浪前行”为主题,系统梳理华商2020年发展情况,共同探讨华商未来战略发展思路。会议由首席合伙人、主任高树召集、主持,140余名合伙人参加会议。
人才与国际化成为会议的高频词。此次共有11位律师晋升高级合伙人,其中4人是引进的实务型资深律师,31位律师晋升合伙人。人才是华商发展之重器,所内培养机制日臻成熟,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加强。华商在过去一年加速分所布局和走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未来还将持续在这些方面发力。
2020:迎风而立 向远而行
2020年,是华商律师事务所迎风而立、不畏艰难、创新发展、向远而行的关键一年。在高树主任的带领下,执委会的务实推进下,全体华商人秉承“讲政治、重专业、比奉献”的核心价值观,于变局中开新局,正式确立“引人才、建团队、强专业、拓市场、增创收”的十五字发展方针,队伍建设、专业赋能、战略布局、品牌推广、市场开拓、增产创收等方面工作务实开展、稳步推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华商正朝着建设立足大湾区、面向全国、对标全球的先行示范所目标稳步迈进。
规模、体量进一步壮大。过去一年,华商总所提升人才战略,加大引进人才力度,总所执业律师超过570人,各类专业人员达到1033人,新增办公面积1560平方米,总面积达7500平方米,整个华商体系执业律师突破1000人。经国际法律评级机构ALB综合评定,华商跻身中国大陆律所前25强,排名第24。总所全年办理各类案件将近13500件,营收和纳税稳居广东、深圳行业第一。
专业建设创新发展。成立25个专业委员会,设立5个研究院,80%的律师进委员会;举办十大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完成第二期“典型案例”“华商论文集”编撰工作、《法律服务产品目录》编辑发布;启动专业委员会新一轮改革,启动团队登记,已完成75个团队;成立不良资产处置中心,创新试行律所体制下的专业团队公司化运营。
△华商首席合伙人高树主任主持大会
分所布局汇聚合力。正式设立的分支机构达25家,已签约筹建的10家。共有各类专业人员578人。目前大部分省会城市已完成布局。
国际战略加快推进。成立国际业务部和国际合作部,与悉尼分所、直布罗陀联营所、意大利联营所、多伦多律所建立了战略合作;初步与海外13个国家的律师和法律相关人员建立了联系;主办“疫情下跨境法律合作新模式”论坛,吸引海内外各界法律同仁共计300余人参加。
疫情防控彰显担当。成立“疫情应急法律专业委员会”,对外免费发布20万字专业文集《“风月同天”的解读-华商抗疫专业呈现》一书;组建华商直播平台,推出法律直播课程50余人次;发起爱心捐款活动,共募捐338149元,用于购买医疗物资,无偿帮助香港公司从印尼采购的10万个医疗口罩顺利报关;全力参加“战疫有法”莲花街道律师志愿服务团,为街道辖区居民提供了230多个小时的免费法律服务,直接或间接服务街道和社区500余人次,解决纠纷金额达300余万元。华商以党建促所建,现有党支部11个,党员320多名,尤其是在防抗疫情中,党建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战疫有法”行动“先进单位”。
平台集聚积极赋能。牵头设立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聘请多个国家和地区法律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员担任解调员;与青岛司法局、崂山区合作设立“中世合规研究院”;与河北科技师范大学签署设立“华商国际律师学院”,该学院为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今天秋季开始招生;与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深圳大学法学院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夯实律所发展根基。
人才高地:11人晋升高伙、31人晋升普伙
人才是华商事业发展的起点和未来,也是华商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华商大力拓宽人才引进和分所律师晋升渠道,引进的优秀人才直接晋升合伙人、高级合伙人,并积极吸纳分所主任及骨干律师进入高级合伙人、合伙人队伍。
此次共有11名律师申请晋升高级合伙人,31名律师申请加入合伙人。经过高级合伙人会议表决,引进的凌学庆、任杰、王博、左友镒4名资深律师和总所何带勇、余海、林富良、徐舜芝、肖燕、吴浪及佛山分所吴小辉11人晋升为高级合伙人;总所秦亚红、杨栎洁、陈杰、袁海钧、王庆社、郑天河、陈锐滔、黄蔚斌、钟志伟、石宇翔、薛庆峰、梁晓晶、储婷婷、黄智硕、周洁、贺洪雷、任英、曹海涛、陈波、张婷、刘鑫、胡隽、陈旸、罗欣、谢帆、温昕乐、徐水根、胡德启、周争锋、付春及龙华分所蒋卫东31人晋升为合伙人。他们表示,要以华商为家,与华商同在,共同打造“百年华商”。
高树主任表示,人才是华商发展之重器,新晋合伙人和高级合伙人要贯彻落实“引人才、建团队、强专业、拓市场、增创收”的发展战略,秉承“讲政治、重专业、比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对内树榜样、积极培养人才,参与律所建设;对外树形象,认真履行责任,打造华商名片,以开阔的胸襟和情怀和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华商的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思想盛宴:律所发展主题分享精彩呈现
此次会议特别邀请德和衡深圳办公室主任兰才明作精彩分享。兰才明主任以《从德和衡十年,看规模化律所发展》为题,分享了德和衡的发展历程,与众不同的发展战略、发展战术、管理体系和律所文化,从做大到做强的方法和路径,从深圳走向世界的未来目标,全方位展示了不一样的德和衡和一家大所的成功发展之路。兰主任对华商过去的成绩和新时期战略表示赞赏,并衷心祝愿华商所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成为深圳本土律所的标杆和骄傲。
△德和衡深圳办公室主任兰才明
凌学庆、周玉梅、肖燕律师分别作《律所体制下专业团队公司化运营的意义》《业务合作机制建立的建议》《大客户营销策划》主题分享,为律所的新一轮发展积极献计献策。
△华商不良资产处置中心主任凌学庆
△华商境内资本与证券市场专业委执行主任周玉梅
△华商金融法律专业委副主任肖燕
高树主任对兰才明主任的格局和胸怀以及无私的分享表示诚挚的感谢,对演讲律师的发言表示肯定。
△与会现场大家认真聆听
未来华商将继续邀请业界专家学者前来分享,作为合伙人会议的重磅精神食粮。华商内部律师也继续加强分享交流,营造热烈的研讨氛围。
未来战略:建成新型国际化律所
就当前律师业务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树主任认为,当前我国律师行业正面临行业急速扩张和强胜弱汰的局面,社会功能不断拓展,全产业链进一步深化,专业集群和城市中心协同趋势突显,律师业代际交替正在进行,新一代优秀律师正在涌现并展现担当,中国律师业逐渐走向国际舞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趋势之中,无法置身事外。顺应当前发展趋势,我们必须构建共同的价值观,具有远大的胸襟和格局,构建全新的战略布局,先要放得下,才能拿得起,我们已然没有太多的时间,必须只争朝夕。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10年内,中国律师人数将突破100万。预计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体量将超过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的总和,为律师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想象空间。过得去不是我们的目标,将来活得好才是过得去的前提;不犯错不等于没有罪,要勇于探索,锐意创新;选择多不等于能成功,成功者总是如此的专注,专注才有专业,专业才能把一个所做大做强。
△华商首席合伙人高树主任作会议总结
未来华商的路怎么走?近期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高树主任在新一年的工作安排中指出,新的历史时期,华商已明确战略目标:以构建区域中心协同、全球化、专业集群化、产业化、自贸区法律服务五大战略和建立新型国际化、自贸区法律服务、全产业链法律服务三大体系为核心,力争建成立足大湾区、面向全国、对标全球的先行示范所。
高树主任表示,要以人才、团队、专业、市场、品牌、管理为基本点发力,向国际化一线律所目标奋力迈进。今年全体华商人要鼓足干劲,努力增收创收,与此同时今年还要广泛引进战略性和实务型人才,继续强化专业,完成团队化登记。成立营销策划部和公共业务部加强业务拓展,专业委继续探索公司化运营新模式,总所营收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20%以上的增长。未来3年,综合排名要跻身全国十强,未来5年,营收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紧抓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欧洲、东南亚、 中东等地区合作,走向世界。
高树主任勉励全体华商人:凝心聚力,破浪前行,“特别是对于正在昂首阔步的时光 ,你得看紧,因为它转眼就成为了流年”。